“中国和印度应永久划定边界”线上配资网。
2025年6月25日,印度防长辛格在出席上合组织国防长会议期间,用看似和蔼诚恳的语气抛出了这番话,眉眼之间,尽显对中印边境和平谈判的渴望。
然而,就在印度防长辛格访华前夕,据路透社披露: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公开宣称,印度必须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,随时和中国开战。
这种“说一套做一套”的把戏,充分暴露了印度的虚伪本质。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,在中印边境问题上,玩弄这套龌龊手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
围绕着上千公里的中印边境线,从重兵部署,到舆论洗脑,再到把水搅浑,让国际社会为自己拉偏架,这些阴招着实令人叹为观止。
觊觎中国领土
印度对中国的领土垂涎三尺,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。
早在英国殖民时期,当时的英属殖民政府单方面炮制了所谓“麦克马洪线”,非法将中国藏南超过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入印度版图。
面对这种“地图侵略、地图开疆”的无耻行为,中国方面从来没有承认,完完全全都是英帝国和后来独立的印度,在脑袋里的单方面自嗨而已。
1947年印度独立后,印度继承了英帝国留给他们的扩张主义心态,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新生代“世界级大国”,应该拥有更多土地,在中印边境问题上的立场上开始变得模糊不清。
印度开国国父甘地,更是在上世纪40年代的多次公开演讲里宣称,印度的历史疆域应该包括喜马拉雅山南麓,也就是属于中国的藏南地区。
被誉为“和平使者”的甘地,并没有直接鼓吹印度要用军事手段来达成抢夺中国藏南的扩张目的。
他借助自己作为意见领袖的身份,向当时的印度传递了觊觎中国领土的狼子野心,可以说,没有甘地的煽风点火,就没有印度现在的民族主义和中印边境争端。
作为始作俑者,甘地的“非暴力”为印度扩张主义披上了一层道德外衣,为后来尼赫鲁所谓的“强硬边境政策”铺平了道路。
1952年,当尼赫鲁第二次成为印度政府总理后,他内心深处对中国领土的野心开始展露无疑。
最让中国无法忍受的是,尼赫鲁竟然公开叫嚣“西藏是印度的历史疆域”,还拉上苏联、美国、英国等国联合起来,对中国施压。
但印度显然选择错了对象,它踢到了中国这块铁板......
自食恶果
在印度开国元勋甘地和尼赫鲁的眼里,印度要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大国,就必须借助民族主义强力整合“散装一片”的国内局势,然后再结合英国殖民者留给他们的“强盗扩张逻辑”。
在当时,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高层普遍认为:要用铁与血的手段抢占中国的土地,用一场大胜利,来让整个印度团结在一起。
在这种“以战强国”的方针指导下,尼赫鲁政府不仅非法占领中国领土,还企图通过军事冒险来改变中印边境现状。
为了实现自己的狼子野心,尼赫鲁先是在中印边境上玩起了“蚕食”战略。
趁着中国忙于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制裁,无暇顾及印度的间隙,在整个五十年代,印度政府在“麦克马洪线”附近地区大肆占领,设立了许多非法军事据点。
据中方资料统计,到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之前,印军已在藏南设立了43个哨所,完成了对藏南核心区域的蚕食,非法占领了数千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。
后来的英国军情六处解密档案也显示:1962年战争爆发前夕,尼赫鲁正和英国顾问蒙哥马利密谋制定所谓的“前进政策”,以实现侵占中国领土的目的。
在当时的尼赫鲁看来,只要勾勾手,无论是阿克塞钦还是藏南地区,这些属于中国的土地都会自动飞向印度的怀抱。
此外,印度政府还在中印边境问题上,打起了所谓的“国际牌”。凭借着当时印度和英国、美国、苏联等国家的良好关系,尼赫鲁口出狂言:
“中国绝对不敢反击,因为印度有西方支持”。
但印度显然选错了对象,为了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,新中国不惜和苏联翻脸,岂会畏惧你一个小小的印度?
面对印度的咄咄逼人,1962年,在中南海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有摸清楚“印度究竟想干嘛”的毛主席,决定不再忍耐,于当年10月20日,正式打响对印自卫反击战。
在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下,中国军队在东西两线同时向印度发起反击,仅仅只用了一个月,就以“秋风扫落叶”的态势横扫了印度军队,将其打得溃不成军。
为了展示中方和平解决边境争端的诚意,在赢得战争胜利后,解放军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,而是主动撤军,并释放了印军达尔维准将为代表的印军战俘。
只是,印度完全把中国的好心当做“驴肝肺”,尽管在战争里一败涂地,但由于中国方面展现出了太多的善意,印度反而觉得是中国认怂了,自己还有胜利的希望。
在“我还能赢”的赢学指导下,1962年后,印度高层仍然磨肩擦掌,在中印边境上继续部署重兵,以求再战。
据《简氏防务周刊》报道,如今的莫迪政府长期将60%的山地部队部署在中印边境,2020年,莫迪更是新增4万驻军和450辆坦克,对中国亮出自己的军事獠牙。
不止这些,印度又在外交上玩起来老一套,根据莫迪提出的所谓“东向政策”,印度和越南、日本等国频繁举行联合军演,打造对中国的海上包围圈,企图搞“以海制陆”的把戏。
必须承认,相比于目中无人的尼赫鲁政府,现在的印度莫迪政府更加深谙“说一套,做一套”的精髓,在中印边境问题上搞频繁恶心小动作的同时,好话一直没停过。
用中国人的话来说,这叫“口蜜腹剑”......
口蜜腹剑
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,2025年6月的印度防长访华,提出所谓的“中国和印度要永久划定边界”的和平倡议,表面上看起来颇具诚意。
仔细分析不难发现,这又是印度在中印边境问题上释放的“烟雾弹”而已,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肮脏手段从来没有停止过。
因为国力比不上中国,印度无法在正面打赢,所以就索性把印度文化输出的利器——宝莱坞,作为和中国搞边境对抗的重要一环。
在印度政府的授意下,宝莱坞近年频频以中印边境问题为题材,企图歪曲历史事实,煽动印度国内的仇恨中国情绪。
就拿2023年印度上映的电影《边境英雄》来说,这部电影虚构了中国军队“入侵”印度领土的扯淡情节,在影片里,更是借主角之口,将藏南描述成“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”。
这还不算完,这部电影更是颠倒黑白,编造出了所谓“恒河边界”的荒唐讲法,暗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上游地区自古属于印度,简直是离了个大谱。
在这种“发明历史”、“荒唐现实”的手段背后,我们不难看出印度心里的算盘:不惜一切代价,也要把中印边境问题国际化,把印度的非法领土主张包装成“正义诉求”,好为印度在谈判桌上争取主动。
只是,得益于悠久的历史,中国上下每一个人都明白:从宝莱坞的宣传战到边境的军事冒险,印度当前的“永久划界”不过是骗人耳目的老把戏。
他们一边高喊和平,一边暗中部署重兵,试图通过国际压力和军事力量让中国妥协,印度还是那个印度,莫迪政府的手段和甘地、尼赫鲁时期仍然如出一辙,只是换上了现代化的外衣。
印度忘了一个真理:在战场上得不到的,在谈判桌上也无法得到。阿克塞钦和藏南属于中国,不仅仅是“自古以来”的法理,还因为中国军队有全球一流的战力。
正因为有着充足的底气,中国才能有“豺狼来了有美酒,敌人来了有猎枪”的底气,中国始终以和平谈判化解边境争端,但绝不畏惧任何挑衅。
面对印度的“小丑行径”,还有西方国家的虎视眈眈,中国将始终保持定力,以实力,用“物理和真理”来捍卫和平。
[1]霍仁龙.藏南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
[2]关培凤,张含睿.莫迪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政策分析
[3]郭晓燕.印度决策者在中印边境争端中的决策选择分析
[4]孟庆龙.印度对1962年战争的认知与对华政策走势线上配资网
万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